东莞“一镇一品”见成效| 大岭山原创广播剧《国之重器》荣获多项全国大奖
东莞广播电视台 2024-10-19 11:16

近日,由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主办的“2024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专家评析成果发布盛典”在沈阳举行。

由大岭山镇文化服务中心选送的原创广播剧《国之重器》‍从几十家省、市广电单位报送的近百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专家评析最高奖——第二十四届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专家评析精品展播连续剧特别推荐作品奖;大岭山镇文化服务中心负责人杨继春获得“听众最喜爱的制作人”奖;由马国华作词、作曲,“岭山红”组合演唱的广播连续剧《国之重器》主题歌《情怀》荣获“听众最喜爱的主题歌”奖。

微信图片_20240701100021.jpg

据悉,《国之重器》被列入东莞文学艺术院的重点创作项目,以中国散裂中子源建设为背景,讲述散裂中子源团队在东莞这片创业热土上,经过十多年的艰辛与坚持,从选址、施工、技术攻关、调试等一系列环节,克服重重困难,解决无数科学与技术难题,终于建成了继英国、美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四座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散裂中子源的感人故事,深刻描绘了科研工作者为国家发展贡献的智慧与力量。

▲广播剧连续剧《国之重器》主题曲《情怀》

该剧于7月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正式播出,同步在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推出。9月,上线“学习强国”全国平台广播剧栏目和听文化栏目,引起强烈反响与广泛好评,累计播放量超12万,并在喜马拉雅等平台播出。该剧旨在以声音艺术形式,讴歌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年来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以及迈向科技强国的文化自信。如今荣获多项全国大奖,更是将其影响力推向了新的高度,成为了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的又一力作。

▲广播剧《国之重器》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播出

作为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全国首个乡镇级会员,大岭山镇注重挖掘本土题材,坚持融合创新理念,传承工匠精神,并积极推动广播剧进校园,以自下而上的途径,探索出一条基层文化发展的新路子,形成了专家口中的“大岭山模式”。

近年来,大岭山镇联合国内专业创作团队,在广播剧艺术创作和传播领域屡创佳绩:《火凤凰》《只要祖国需要》两部广播剧先后荣获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百花洞战斗》获得专家评析最高奖——第二十三届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专家评析精品展播单本剧特别推荐作品。《女儿香》《柴房里传出的宣言》《护旗》等曾获评全国广播剧专家评析一等作品。

相关链接:

打造“一红二源三香” 文艺精品力作迭出

今年9月,东莞文化强市赋能“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的战鼓擂响后,全市各镇街(园区)积极打造一镇一品牌,其中,大岭山镇将立足东江纵队、莞香制作技艺等本土特色文化资源,全面打造“一红二源三香”文化品牌,即“一红”指大岭山作为抗日根据地革命老区,传承着宝贵的红色基因;“二源”指大岭山是东江纵队的重要策源地,也是莞香制作技艺的重要源头;“三香”指大岭山有醇甜的荔香、智慧的书香、清幽的莞香。通过举办红色文化节、深耕红色文艺精品创作、策划推广红色文化游精品旅游线路;拓展荔枝产业链、举办荔枝文化节、擦亮“荔枝柴烧鹅”美食招牌;培植阅读文化风尚,打造“步行20分钟阅读文化圈”,开展高品质艺术展览;举办“东莞香典”莞香采香日活动、女儿香文化节、建好莞香特色小镇会客厅,推动莞香产业发展。

一、广播剧创作“大岭山模式”初显成效

大岭山镇在2015年开始探索广播剧创作,联合国内专业创作团队、成立全市首个广播剧协会、大岭山镇文化服务中心被吸纳为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全国首个乡镇级会员......成功走出了一套基层广播剧创作的“大岭山模式”。在这套模式的加持下,大岭山出品的广播剧殊荣不断,《火凤凰》《只要祖国需要》两部广播剧先后荣获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百花洞战斗》获得专家评析最高奖——第二十三届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专家评析精品展播单本剧特别推荐作品。《女儿香》《柴房里传出的宣言》《护旗》等曾获评全国广播剧专家评析一等作品。《国之重器》的成功播出,标志着大岭山镇在广播剧创作领域探索出的“大岭山模式”已初见成效。

二、文艺精品盛产,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国之重器》的播出,是大岭山文艺精品盛产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大岭山始终将文化事业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文化设施,优化文化环境,为文艺创作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呈现出多“箭”齐发、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

除了广播剧屡出佳绩,大岭山在声乐、曲艺、合唱美术等多个艺术门类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如《总有花开的时候》《崭新起航》《千千万万个你》等原创作品屡获国家、省、市大奖,这些歌曲不仅在各类音乐活动中屡获奖项,还成为了群众广泛传唱的歌曲。2024年,大岭山镇继续发力,创作了歌曲《五月五》和《最美的歌》。《最美的歌》自5月8日发布以来,先后在QQ音乐、酷狗等各大音乐平台全网发行,得到了中国文艺网、光明日报、新华网、中国艺术报等媒体的大力宣传,在广东广播电视台各广播频道多次播出,还通过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等渠道向全国范围内推广,截至目前该歌曲播放量已接近22万。歌曲《五月五》为助力东莞龙舟竞渡,传达了一年一度的龙舟盛景。

大岭山之歌合唱团连续多年在东莞市合唱节、广东省“百歌颂中华”歌咏比赛中摘得金奖,成为东莞市合唱艺术的佼佼者。电视纪录片《英雄母亲》、快板书《激战百花洞》、声乐套曲《永恒的丰碑》、粤剧《烽火慈萱》等原创作品屡获国家、省、市大奖,东纵主题纪录片《红拓》全景式梳理和呈现大岭山的红色文化脉络。

三、文化底蕴深厚,为文艺创作提供不竭源泉

大岭山镇之所以能够盛产文艺精品,离不开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一座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小镇,大岭山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历史故事,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为文艺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与素材。

红色文化:大岭山镇有华南地区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大、历史风貌最为完整的抗日根据地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文物点9个;另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市不可移动文物4处。有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大岭山图书馆红色书屋、“大岭山之歌”红色文化展示中心、大岭山革命烈士纪念碑等红色阵地。在这片热土上,发生过被《人民日报》评为“十大血与火战场”的百花洞战斗,取得粉碎日军万人大扫荡的胜利,这里还留存着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如革命母亲李淑桓、英雄儿童团长大眼仔林树连、交通站长李长娘等革命先烈事迹,这些都是革命先辈留给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莞香文化:2014年莞香生产与制作技艺成功申请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前有国家级和省级传承人各1名,大岭山镇莞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园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被评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2018年,莞香特色小镇被纳入第一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培育库;2021年,大岭山莞香特色小镇入选广东省特色小镇清单管理名单,莞香小镇涵盖大岭山莞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园和莞香文化博物馆两个基地,成为莞香产业重要聚集地;大岭山镇持续举办鸡翅岭村“女儿香”文化艺术节和“东莞香典”莞香采香日等具有本土特色时令的文化体验活动,鸡翅岭村获“广东省莞香(女儿香)文化之乡”称号。

荔香文化:目前全镇荔枝种植面积达1.2万亩,年均产量达1500吨,保存有100年以上树龄的荔枝6000多棵。大岭山镇糯米糍获得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质奖,“糯米糍、桂味、青甜”被认定为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名优品种,还培育有“岭丰糯”等多个优良品种,设计了动漫专属IP“岭岭荔荔”,连续多年举办荔枝文化节,充分展现“荔乡”底蕴。

书香文化:2019年建成开放的大岭山图书馆,建筑面积39884平方米,设有24小时自助图书馆、多功能报告厅、岭上美术馆、工人文化宫等配套服务区域;2023年入馆人次达77万,纸质文献外借量26.48万册次,数字资源阅读量近24万册次,文化阅读活动超280场,活动参与人次超20万;岭图每年开展大岭山镇读书节,丰富展、约、艺、童、妍、献“岭”字品牌活动。

下来,大岭山镇将继续秉承“文化强镇”的发展理念,继续走好“一红二源三香”的文化发展路径,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推进文艺创作精品迭出,持续擦亮红色文化品牌,提升大岭山文化软实力,助力东莞市文艺高质量发展。

  • 关键词:广播剧,大岭山
阅读   0
点赞   0
苏晓敏 小编
2024-10-19 11:16:07
推荐
loading...
点击开启小窗播放
微信方法